「監護人」、「法定代理人」,傻傻分不清!

這次則是要帶大家釐清「監護人」與「法定代理人」的差異;畢竟,有了這些基礎的認識,未來分享各項服務議題或故事時,讀者可以更了解整體制度脈絡。
乍看之下,單元間各自獨立、毫無相關;然而,若要處理受監護(輔助)者的事務,就必須認清監護人與法定代理人的差異;舉例來說:撰寫民事聲請狀時,書寫內文往往會因受監護(輔助)宣告者的身分別,其陳述的方式不盡相同。
文章一開始,由未成年監護人談起,並延伸提及受監護宣告之人亦有監護人(即他的法定代理人);通篇文章不長,卻能明確點出兩者差異,更於文末下了一個註解:
總的來說,父母一定不是監護人,監護人一定是法定代理人,但是法定代理人不一定是監護人喔!
若欲知詳文說明,可點入連結閱讀唷!

全文詳見:監護人?法定代理人?https://plainlaw.me/2016/06/19/plmdailycold-1/

發佈留言

60 + = 70